永远在路上——纪念毛泽东遗物巡展二十周年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梁栋 时间:2016-12-19 16:34:12天下韶山网讯(作者梁栋)在新中国的展览史上,应该没有哪个展览像“毛泽东遗物巡展”一样,自1996年在湖北武汉展出后,二十年来相继走过全国4个直辖市,19个省、自治区的40个地级市以及20多个县和乡村。
图:1996年——2016年,毛泽东遗物巡展地点示意图(图片:梁栋)
199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移交了6400多件毛主席遗物。为了调查遗物背后隐藏的信息,纪念馆多次派人赴北京等地调查遗物来源、使用情况,邀请当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举行座谈会,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逐渐打开了一座让人们深入了解毛泽东光辉思想和人格风范的宝库。毛泽东穿过的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记录着毛泽东69岁生日简单饮食的食谱,毛泽东到各地视察交款交粮、付费住宿的收据,毛泽东晚年重新学英语用过的单词卡片,毛泽东秘密保存26年的毛岸英遗物,记录着毛泽东临终前仍不忘看书学习的护理记录······这些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毛泽东遗物不仅为研究毛泽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甚至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如何把珍贵的毛泽东遗物利用好,讲好“毛主席的故事”,是韶山纪念馆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1993年毛泽东主席诞辰百周年之际,纪念馆遴选出部分遗物对外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参观后深有感慨的写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八十高龄的湖南文史馆馆员曾玉衡参观后挥笔写下“党风在此”;无数普通观众更是睹物思人、热泪盈眶;许多地方闻讯后纷纷发出邀请,恳请韶山纪念馆将毛主席遗物展送到当地去······这些都让纪念馆人意识到,伟人遗留下来的这笔宝贵的遗产,应当走出韶山,让更多人走近伟人、了解伟人、认识伟人。
图:1994年5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参观毛泽东遗物展后的题词(图片:梁栋)
1996年9月,韶山纪念馆将精心遴选的34件毛泽东遗物和20余份相关图片、资料送到了湖北武汉,当地群众闻讯,蜂拥到展览举办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原武汉市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赵铁夫在参观后,深情地说道:“望展览坚持下去,教育后代。要发扬这种作风,代代相传。”
可能连韶山纪念馆人自己也没想到,观众对展览“坚持下去,代代相传”的希望,竟从此慢慢成为现实。此后十余年时间里,他们接连不断地将展览送到了祖国各地,不仅有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国内大城市,有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民族自治区首府,有瑞金、遵义、西柏坡等革命老区,甚至还有许多县城和乡村。据统计,仅在浙江一省,他们就走过了9座城市14座县城。
图:毛泽东遗物展在全国部分城市巡展门票集锦(图片:梁栋)
在天南海北、东奔西走的巡展路上,工作人员面对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作人员张妤就曾记得,远赴青海办展时,由于大雪封山,巡展车辆被困在从兰州到西宁的途中动弹不得。因为害怕珍贵的主席遗物会被雪水浸湿,他们冒着风雪爬到车顶,用油毡布把文物箱包了一层又一层。车子陷在雪地里十几个小时,大家饮冰水、吃干粮,齐心协力想办法脱困境。好不容易把巡展车辆推出了雪窝,大家也顾不上休息,立马又奔赴巡展的征途。一位博物馆同行送了这样一句话给韶山纪念馆巡展的工作人员:“一双铁脚走南北,踏平坎坷成大道”。
这样艰辛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只要观众在展览中能有所收获,就是对巡展工作人员最大的宽慰与肯定。许多观众在留言簿上写下了情真意切感受:
“我很为他心疼,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可他过的却是和老百姓一样简朴、平凡的生活。”
“世界上什么东西能够永存天地间,唯有伟大的灵魂,这种灵魂春风化雨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一个世纪伟人,一座历史丰碑,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一次难忘的思想教育。”
“毛爷爷,您是一位好领袖,我非常敬佩您。”
······
毛泽东的思想是永不过时的,但时代对展览的需求和话语方式却在悄然改变。一个好的展览不仅要实事求是的反映历史,更需要扣切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韶山纪念馆重新组织了巡展内容,确定了“领袖家风”的展览主题。展览仍以毛泽东遗物为基础,结合大量历史图片及档案资料,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平凡却又令人感动的一面。2003年11月26日,巡展的首站来到了被毛泽东称为“武林”的杭州,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应邀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图:2003年11月26日,习近平(前排左四)出席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举办的“领袖家风”专题巡展(摄影:谭凯)
在杭州,巡展日平均接待观众5000余人,展览的举办地——浙江省展览馆里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在结束了杭州的展览之后,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北上京城,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首都各界群众相继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展览。2011年韶山纪念馆再一次调整巡展内容,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扣党风廉政教育,全新打造了“伟人毛泽东的平凡生活”专题巡展,近年来相继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陈云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出,再度引发各地观众的参观热情。在上海,闻讯赶来参加开幕式的上海观众甚至将韶山纪念馆馆长团团围住,如见到明星一般索要签名。
“伟人毛泽东的平常生活”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阳国利被热情的观众团团围住索要签名。(摄影:梁栋)
毛泽东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韶山纪念馆人正是心中牢牢树立了展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时刻不忘宣传毛泽东思想和人格风范的初心,才将巡展的长征路延伸了一地又一地,把巡展的接力棒传了一辈又一辈。
伟人已逝,其物尤存。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展示方式如何改变,毛泽东遗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确是永恒。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相信这份珍贵的遗产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在新的征途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