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韶山网>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播报

不辱使命 开办有成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二十周年建设发展历程回顾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王健  时间:2017-02-21 09:51:51

  在郁郁葱葱的韶山冲的中部,有一座亭台翘檐、琉璃瓦盖顶的古典园林式建筑,它安静地伫立于此20年,向人们敞开一扇沟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想之门,这就是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20年来,它承载了几代人的心血与付出、光荣与梦想。

  为了纪念图书馆开馆二十周年,我们采访了当年参与筹建的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原副局长高菊村同志。他今年81岁高龄,1963年就开始在韶山工作,曾兼任图书馆筹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参与领导了图书馆筹建全过程。他退休后仍关心着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与图书馆结下了终生不解的情缘。

  (一)

  高菊村深怀感慨地说,在1987年到1996年十年图书馆的筹建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党中央、湖南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没有这个决定性的前提,就没有今天的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他紧接着介绍说:1986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在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副书记刘正陪同下来韶山参观,第二天到湘潭大学视察工作时提出:湖南“可以考虑建个毛泽东图书馆”。后来,毛、刘二位领导在京开会期间,邓力群又找他们交谈,定名“韶山毛泽东图书馆”。1987年2月,省委决定将筹建任务交给管理局。随后,管理局请求省委就筹建问题专题向中央报告,12月25日省委向中央作了《关于筹备建立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的请示》。1988年3月16日,中央批复同意“筹建”,图书馆的筹建全面展开。1990年3月3日,省委组织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党史委、省文化厅、管理局等部门和单位召开协调会,会议形成共识:韶山是全国四大革命纪念地之一,有着许多与图书馆相关的纪念设施;该馆不是一般综合性的图书馆,而是专业性很强的图书馆,主要接待对象是全国、全世界有关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单位和个人,在这一点上,韶山有着与别的地方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韶山管理局已有好几年的筹建基础和经验。1990年10月,省委同意管理局的建议,决定将图书馆的筹建纳入湖南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系列项目,并批准成立由管理局牵头,有省建委、省文化厅等单位参加的图书馆筹建领导小组,在组织上保证了中央和省委这一决策的落实。

  高菊村还介绍说:当然在筹建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很多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建设经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省委和省政府想方设法,对图书馆给予了特别的关照。下面这些事例就可以很充分地说明这一点。1988年底,当时管理局向省委报告,请求从1989年起,每年下拨资料征集费10-20万元,专门用于前期图书资料的征集和采购。省委接到这个报告后,迅即在12月就进行了批复:完全“同意”。这就为后来能够有经费采购到充足的图书资料,以保证顺利开馆提供了保障。再如奠基的问题,从1990年底开始,省委就为主席百周年诞辰相关纪念活动进行筹备,积极争取图书馆的建设得到中央的支持。1991年3月,省委向中央上报《关于毛泽东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初步安排的请示》,请示中就专门写道,湖南整个纪念活动共需经费2000万元,其中图书馆700万元。但当年我省遭受严重天灾,财政非常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1991年12月25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等几大家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在韶山参加主席诞辰纪念活动时,仍表示:图书馆“为纪念性专业中型图书馆,一定要继续进行筹建”。到了1993年10月18日,新任省委书记王茂林来到韶山宾馆召开座谈会,王书记说,管理局的关于图书馆奠基问题的报告我看了,清泉书记也给我谈过,我与邦柱省长等商量了,认为“图书馆问题的要害是钱的问题卡住了,省里确实十分缺钱”,但最没钱也要保证“图书馆的奠基”。现在要研究确定的是这个馆“究竟建多大,主体工程多少钱的问题,我们认为主体建筑3000平方米,450-500万元”。胡彪同志补充说:“图书馆按原议定在12月26日前奠基,主体工程就定500万元,请省计委、财政厅立即立项,150万元奠基工程款立即拨到韶山”。11月6日管理局收到这笔巨款,欣喜若狂,经过四十多天的日夜苦战,终于在12月6日上午,迎来了图书馆奠基仪式。1996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的资助下,终于建成开馆。

  所以,图书馆筹建道路虽然艰辛,但在中央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它的建成开放,堪称完美。

  (二)

  开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也是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人实现“一定要把图书馆建成、办好”梦想的开端。如何才能办好馆呢,高菊村说,按照图书馆学“三要素”理论,我们这20年始终抓住了“馆藏”、“读者”、“馆员”这三个环节,尤其是突出其专业性,紧密围绕“毛泽东思想”及其“研究”这个中心。

  丰富馆藏,突出特色

  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的收与藏,是图书馆的头等大事,它实际从1988年已经开始,到2015年12月,毛泽东图书馆已收藏17万余册(份),包括马列主义著作类9074种,26521册;政治法律类6167种,10075册;文学类16531种,21307册;历史地理类15038种,24970册;哲学类2633种,3061册;综合图书类5460种,6460册;社科总论类1018种,1501册,等等。当然,馆藏主要是有关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方面的图书资料,其中毛泽东本人著述方面,毛泽东选集、文集504种,1395册;毛泽东文选239种,553册;单行著作2263种,4626册;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42种,93册;毛泽东诗词116种,1513册;毛泽东语录159种,351册。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方面,毛泽东传记209种,482册;生平事迹、回忆录2729种,6969册;年谱、年表34种,90册;纪念文集57种,122册;阐述、研究文集333种,824册;肖像、照片、画卷、像集112种,269册;纪念地、毛泽东故居、遗物41种,86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3372种,8226册。有关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参考图书资料方面,如革命史、党史、党史人物传、工具书等,共有万余本。所以,毛泽东图书馆的馆藏不仅品种丰富,而且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从毛泽东著作版本方面来说,毛泽东图书馆已收藏5000余种3万余册。建国前出版的《毛泽东选集》21种基本收齐,是全国图书馆界的第一家。收藏的1944年5月编印的首部蓝色缎面、32开、特种精装本,全国仅有10余本,它是建国前流传最早、最广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版本。1937年至1946年出版的《毛泽东自传》、《毛泽东印象记》等收藏了73种,是全国收藏毛泽东自传版本最多的图书馆。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毛主席亲自主持编辑出版的1942年10月初版本《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1943年10月初版本《两条路线》、1941年的《六大以来选集》全部征集到位。国外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版本,光《毛泽东选集》即有400余种,出版地点涉及到37个国家和地区,文字有46种,我们已有14种。

  从征集毛主席读过的书方面来说,毛泽东博览群书,如《红楼梦》,他看过20余种版本,据不完全统计,他读过的书达百余种、10万余册,我馆已收集到数十种几百册,有许多还有他的批注。其中精品不少,如2013年以来,就先后征集到两套主席的私人藏书,一套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亲笔签名的《国学基本丛书简编——宋六十名家词》。此书全套共5册,每册封面均有毛泽东亲笔的毛笔签名,同时还盖有蓝色行草“毛泽东”印章。另一套是由毛主席侄儿毛远新捐赠的主席私人藏书——《绝妙好词笺》,毛泽东对这套书十分钟爱,曾多次批阅,书中还留下了当年批阅的痕迹。

  开门办馆,服务读者。我们在不断丰富馆藏的同时,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这是办馆的第二大任务,也是办馆的宗旨。高菊村说,他有切身体会,根据图书馆的记载,自2006年以来,他在完成《青年毛泽东》(修订版)、《“西方山洞”故事多——八次准备毛主席回韶山》两书和6篇文章的写作中,借阅过200余本书。这些书绝大部分是由他报书名,请读者服务部的同志帮忙查找,并在第一时间内送去宿舍,有时要得急,晚上送到,使他深受感动。近20年来,我们遵循“以书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热情、周到、贴心地为每位读者服务。1997年夏天,阅览室接待了一位名叫刘云的特殊读者。她是河北石家庄的一名退休中学教师,时年70岁,偶然从朋友口中得知毛主席的家乡有一个毛泽东图书馆,她便有了一个热切的想法:一定要亲自去韶山住上一段时间,更多地了解毛泽东生平、思想,汲取更多的知识。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一人来到韶山,租住在儿童桥旁的小旅店,刚刚安顿好行李,就立马来到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得知这位70岁老人如此的经历后,图书馆人感动了,立即帮她办好了借书证,并仔细询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图书,尽一切可能为她提供便利,还破例向她开放了平时非自助借阅的基藏书库,让她尽情查找自己喜欢的书籍。1999年底她最后一次来阅览室办理退证时,还依依不舍地说:“现在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家里人越来越不放心她,我必须回去啦!但忘不了在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借书的日子,非常感谢你们给予的大力帮助,在你们这里,我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毛泽东相关书籍,更感受到毛泽东家乡人的热情,这段经历我将永生难忘。”

  如何加强宣传,来吸引和增加读者与参观者,也成为我们馆一项重要日常工作,那就是办有关展览。如先后举办了《毛泽东家世展》、《馆藏珍品展》、《毛泽东读书生活剪影展》等主题展览,集中展出国内外《毛泽东选集》珍贵版本、毛泽东早期著作版本等。同时,我们从2009年起,不定期地与韶山学校小学部和韶山乡联合开展“书香少年”、“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系列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和村民阅读,写读后感,畅谈读书心得。与韶山职业学校共建图书室、与韶山华润学校、韶山镇泰小学共建图书角,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在节假日走进图书馆看书。与韶山消防中队、驻韶武警中队开展军民读书共建活动、官兵读红书等主题活动,特别是在新媒体兴起后,我们又适时创办了“网上毛泽东图书馆”,开通了“毛泽东图书馆”微信公共服务号。据统计,我馆20年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和全世界的上门的读者和观众400余万人次。

  我们馆既是毛泽东图书馆,同时又名“毛泽东思想研究资料中心”。也就是馆藏的内容,主要是供研究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资料,所以我们接待的主要读者和任务,也是全国全世界的有关研究者。20年来,我们接待国内著名的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专家学者有:逄先知、冯蕙、石仲泉、陈晋、杨胜群、梁柱、杨瑞森、黄允升、卢洁、薛广洲、萧延中、周一平、夏远生、李佑新、唐正芒等100余人次。如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平长期从事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近年来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毛泽东1949年以前著作版本搜集研究》,当得知我馆馆藏的1949年以前毛泽东著作版本多达近4000种时,他多次来馆查阅,为课题研究搜寻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马社香,每年12月都会来韶山小住,必到我馆来查阅资料,她的众多研究成果如《韶山档案》、《毛泽东“逐渐集体化”与刘少奇“先机械化后集体化”——从异趋同的理论疏辩》等都吸纳了我馆馆藏资料内容。

  2012年底,高菊村同志接受中央有关部门老领导交托的任务,牵头调研毛主席老家的经济与成分问题。因为社会上有人说,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在“关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批语”书中,讲过自已家庭在土改时划了富农,于是他就到我馆借阅此书,但我馆书库没找到,与省图书馆联系也没有,后来从我馆珍藏本展览中,发现其准确书名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分上、中、下三大本,是在毛泽东亲自主持下编辑起来的。经我们共同反复查阅,书中绝对没有主席讲自家成分问题的内容,这就证明社会上那种说法,纯属谣传,高菊村也从中得到启示和信心,进一步坚定了弄清问题的决心,到2015年,彻底澄清了毛主席老家经济和成分两个方面的6个历史问题,有力地纠正了国内外数十年来的有关误传,得到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湖南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在为国内专家学者提供咨询参考、文献传递等服务的同时,我们同样把温馨的服务献给了来自海外的同仁。美国伊利诺斯维斯连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其韬(Thomas D. Lutze)博士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来华期间,他曾专程来到我馆查阅了各种建国前的《毛泽东选集》,为研究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日本广岛市国立大学教授加藤千代在开馆后不久,就专程来馆查阅了《毛泽东翰墨传奇》、《毛泽东传说》等30余册有关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书籍,复印25万余字。日本小田原市市立图书馆铃木悟听说韶山有个毛泽东图书馆,特地于1999年7月5日来馆,查阅了大量有关毛泽东的文献资料。印度的一位读者来馆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毛泽东经济思想资料汇编》、《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当代中国农业》等书后,激动地说:“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太丰富了,这次在韶山查阅的毛泽东经济思想资料对我的博士论文完成功不可没。”

  为了更好地为国内外读者服务,从2013年起,我们开始建立和完善研究读者咨询档案,对毛研专家开展一对一服务,记录他们的咨询问题、检索过程、资料使用情况,针对研究读者实行跟踪调查服务,做到入馆有等级、查询有记录、离馆有回访,这些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建馆以来,已经为本国和外国如奥地利、马来西亚、意大利、加拿大、印度、冰岛、丹麦、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29个国家的毛泽东研究者和众多研究机构,提供了特色咨询服务854批次,接待人数近4000人。

  “馆藏”与“读者”都离不开“馆员”,“馆员”是办好图书馆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因此,管理局党委和馆党支部一贯十分重视人的培养、成长和进步,图书馆无论是对外对内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馆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我馆视察时,就指出:你们有着丰富的馆藏,在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宣传与研究方面,责任重大。200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常委李长春和刘云山部长一道来韶山视察“一号工程”建设成果时,又再次强调,一定要把韶山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点基地、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

  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2009年年底,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图书馆毛泽东思想研究室,并提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研究资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带头、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此后,我们着重做了两项工作。

  一是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学术交流。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2010年《浅论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荣获第九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2012年《一名老韶山的图书馆情愫》、《人物类纪念性图书馆的使命——地域文化的发掘和人文精神的构建》,入选湖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2013年《建国后毛泽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次伟大探索》,入选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3年《毛泽东早期书信内容探析》,入选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第20次年会;2015年《两次重大转折会议的比较研究——以遵义会议与俄界会议为例》,入选纪念俄界会议80周年研讨会。此外,多次派员参加历届“全国毛泽东论坛”、ITIE2014: 图书馆与口述历史及地方文化第六届“信息技术和教育”国际会议、毛泽东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暨毛泽东生平思想研讨会2015年年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等专门的学术会议。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累计派出馆员百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

  二是依托珍贵馆藏,开展学术研究。建馆二十年来,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依托珍贵馆藏资源,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入伍》、《韶山毛泽东图书馆馆藏书目提要》(毛泽东生平卷、毛泽东思想卷)。在《毛泽东研究》、《湘潮》、《南方论刊》、《新湘评论》、《高校图书馆工作》等省级以上发表学术论文等60余篇,在《图书馆》、《毛泽东思想研究》、《党史教学与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2013年还创办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馆刊》,至今已出版6期。刊物专设“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特色专栏,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中共河北省委原副秘书长张清华在2016年5月23日《藏书报》上曾撰文:“韶山毛泽东图书馆馆刊,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全世界以毛泽东命名的图书馆仅此一座,该图书馆的馆刊仅此一种,能够收藏其创刊号岂不是更弥足珍贵。”深圳的谢国洛写来信件:“我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的第一次阅览,觉得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好刊物,一定要好好学习,反复观看。你们能在这样的图书馆工作,是历史给予的好机会,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要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党的指导思想的全面继承与发展,湖南省委和省政府更加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进一步丰富馆藏,服务好读者和观众,图书馆即将对馆舍进行全面的提质改造,并将毛泽东文献及其研究成果数字化系统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集读者服务、著作展示、藏品保护、学术研究、数字系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必将以崭新姿态,屹立于全国和全世界广大读者、观众面前。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天下韶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078号-1 湘公网安备 43038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