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韶山网>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播报

一次快乐的分享与交流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胡蓉  时间:2015-09-15 16:47:24

  天下韶山网讯(通讯员 胡蓉)金色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应邀赴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指导讲解员培训工作,在与同行们的分享和交流中,深感收获颇多。

  宁静致远,都和民安。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宁都县。1930年至1934年,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妄图消灭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展了可歌可泣的反“围剿”斗争,连续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并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实行战略转移,保存了革命火种。宁都县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县份,是中央苏区前期政治军事中心,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红军集结地、指挥中心和主战场之一,第四次反“围剿”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后方基地、阻击地、最后被迫放弃的核心根据地之一,在反“围剿”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展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于2013年12月23日建成开馆,是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 胡蓉 摄

  为更好地提升纪念馆的接待水平,提高讲解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传承者的功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主办了此次讲解员培训班。除本馆讲解员外,兴国县将军管理处和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馆的讲解员,宁都县公安局、检察院、部分乡镇等单位从事接待工作人员一同参加了培训。

  培训分为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两个环节。在集中授课环节,因为培训班的学员大都是从事讲解工作才一两年的“新兵”,又是首次参加集中专业培训,因此我从讲解和礼仪两个方面进行分享和交流。讲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综合了教师、播音、演讲、话剧、表演等专业的技术手段,是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在讲述专业理论的同时,我从自己15年来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的实践出发,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讲解经验,并重点谈到了如何做到因人施讲。因人施讲是讲解工作中的熟练背诵、生动讲述之后的跨越式发展,是讲解工作的高层次,它要求根据观众的诸多不同,如参观目的,兴趣爱好,时间长短,个人素质及年龄、身份、气质、性格等,自如地运用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和讲解技巧,在讲解内容、表达方式、语气、态势等方面均能有所针对,恰如其分,它能较大程度上满足观众的需求。为了让学员们理解深刻,我面对同一张照片,现场模拟针对一般观众、学生观众、首长专家等的不同讲解方式,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在礼仪培训环节,我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学员们明了:讲解员是纪念馆的名片,讲解员良好的仪容仪表,“观众至上”的服务意识,热情真诚的服务态度,优雅得体的言谈举止,不仅反映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涵养,而且直接影响我们所代表的纪念馆和景区的公众形象,让大家深切认识到了讲解员礼仪的重要性。接下来,具体到讲解员礼仪的仪容仪表、服饰,尤其是讲解员的仪态,我们进行模拟训练。从讲解员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基础训练,到讲解中最常运用的手势,一一进行示范,并针对学员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练习。

胡蓉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授课

学员在课堂上提问 胡蓉 摄

在展厅指导讲解员使用规范的态势语 胡蓉 摄

  授课结束后,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馆馆长谢芸华发表感慨:“授课老师精彩的讲述和动人的风采,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讲解的艺术魅力。”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侯莎璐说:“此次培训,让我对讲解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如何拓展讲解内容,如何更深入地挖掘讲解形式的多样化,讲解中怎样抓住观众,还有什么是规范的讲解员礼仪等,都有了更多的思考,相信明天会更好。”

  此次赴宁都,不仅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我受益匪浅,而且对宁都这块红色土地,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宁都,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初期赣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站口,是很多历史斗争和事变发生的地方。因此,不仅有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传说,还存在着大量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故事与记录。“第一次‘围剿’时,敌人以约10万之众,由北向南……向红军根据地进攻。当时红军约4万人,集中于江西省宁都县的黄陂、小布地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到,“……如敌攻小布就我,则阵地亦好。”当时,小布是中央苏区的革命重镇,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诞生地,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红军集结地、指挥中心和首选战场,是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决策地。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小布麻糍石下河滩召开了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拟写了一幅精辟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1931年1月6日到2月10日,在小布赤坎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查台和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并举办首期培训班。中央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在此发布了8个命令和文告……在小布镇,毛泽东还激奋地挥笔写下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上半阙: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在宁都小布镇革命遗址的土墙上,不时可以看到“打倒蒋介石”、“红军胜利万岁”、“拼命杀敌”、“扩大红军”等手写大字,还有留在赤坎“新屋”的“昨日捉到张辉瓒,今日捉到谭道源,鲁胖子捉来过新年”的标语,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如今,这里静悄悄的。绿草环绕的古旧房子内,陈列的当年的文物和墙壁上的斑斑遗迹,无不让人深深感受到当时革命斗争环境的紧张与艰难气氛,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崇高的奋斗精神和牺牲境界。

陈列于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查台 胡蓉 摄

  短暂的相处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在革命老区宁都的分享和交流,让我对讲解员这个职业更加热爱!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馆长李丽燕给我留言:“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讲解员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对我们馆年轻的讲解员产生深深的影响。感谢您的辛勤付出,难得的‘充电’机会,让我们获得了成长!”如果爱,请深爱!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上天馈赠的礼物,我珍惜且心存感激,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共创文博宣教事业美好的明天!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天下韶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078号-1 湘公网安备 43038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