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学记录【第六天】:前往长沙革命旧址参观学习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郭千千 时间:2021-07-23 10:20:07天下韶山网讯(记者 郭千千)7月21日,“韶山下的思政课——2021党史博士研学季”进入第六天。博士们乘车前往长沙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橘子洲头和湖南第一师范旧址,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参观新民学会旧址
在岳麓书院参观学习
在新民学会旧址,大家参观了蔡和森故居和陈列馆,详细了解了新民学会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时代意义。随后,走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漫步于庄重的古建筑群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魅力。在岳麓书院明伦堂内,博士们观看了岳麓书院的宣传片,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教授围绕“实事求是”院训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听完陈教授的讲述,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湖湘文化对毛泽东文化性格养成的巨大作用,这启示我们当代青年必须坚定高度的文化自信!”课后,清华大学博士生董宇轩说。
橘子洲头朗诵《沁园春.长沙》
在第一师范参观学习
下午,博士们在橘子洲头齐声朗诵了毛主席词作《沁园春·长沙》,感受一代伟人的革命情怀和豪迈气概。紧接着,大家马不停蹄,前往湖南第一师范旧址。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本科第8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并立下“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大家走在清凉幽静的校园内,从大礼堂、八班教室到水井、阅报室……博士们切身感受着、学习着青年毛泽东在一师求学以及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内,第一师范毛泽东纪念馆馆长艾建玲教授向博士们介绍了毛泽东在一师的成长历程以及第一师范的发展历史。
“今天的行程,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在第一师范的学习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边峥贤感慨地说,“第一师范和它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们,成为了相对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毛主席青年时就在中国大地上游学,开展社会调查,他最关心、最关注的就是生活困难的群众。第一师范的师生们继承了主席的志向,为相对落后地区的少年儿童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