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正式启动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刘晓  时间:2022-07-12 15:00:23

  天下韶山网讯(记者 刘晓)7月1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与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联合主办的“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在韶山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 彭昶 摄

“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正式启动 彭昶 摄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李民出席活动,并宣布“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正式启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曹子洋,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胡代松,湖南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梁仲,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扬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博导陈宇翔,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汤光强、付维华,导师团,北京大学博士梦想助力团,湖南大学青年观察团及各界代表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前,与会人员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

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 彭昶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第二研究部承担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1921年至1978年党史研究工作。韶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下的思政课”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和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探索韶山革命纪念地思政教育与党史研学融合新路径,打造“思政大课堂”新模式的一次创新举措。2021年第一季活动效果突出,制作的20集研学纪录片《韶华》在“学习强国”“新湖南”“bilibili”等媒体平台刊播后,累计点击播放量近1亿次。

高扬先致辞 彭昶 摄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扬先在启动仪式上致开幕词。他表示,“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立足韶山红色资源,重点打造党史学习大课堂和思政教育大课堂,旨在深挖韶山红色资源内涵,回应解决当代青少年生活学习思想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本季将以省韶山管理局今年上半年开展“党史学习和思政教育”两个课堂建设刚刚评选出来的精品课件为基础,以20个课题为主要任务,开展深入研究,力争打造党史和思政“金课”。

  “上好这堂‘韶山下的思政课’,站位要高,立意要广,我们是在为全国的思政第二课堂进行模式上的探索。我们要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金课’!”北京大学博士生李升亿代表北大梦想助力团在仪式上发出响亮誓言。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付维华公布了“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研学课题。

曹子洋发表讲话 彭昶 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曹子洋发表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为党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就开展好青年思政课教学作出重要指示,以及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决定联合举办“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途中书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光辉篇章。

领导嘉宾与学生团合影 彭昶 摄

  “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二季)以“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分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三个篇章,邀请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学子,围绕20个党史思政课题,用好韶山红色资源,切中青年青春之问,推出一批兼具思想性、针对性、创新性的党史、思政金课。

  本次活动将全程记录主题课件研究打磨提升过程,拍摄每集6分钟的20个红色党史短视频,在互联网平台宣推,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提供“韶山之答”,充分发挥好红色圣地韶山资政育人的作用。

(审核 局宣传处)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天下韶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078号-1 湘公网安备 43038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