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韶山网>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通知公告

【征文启事】第四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征文启事

 文章来源:湘大毛研中心  作者:  时间:2022-04-08 14:59:0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深化毛泽东著作版本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由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拟于2022年7月中旬在湖南·韶山召开。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以文赴会。现将征文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会议主题

  毛泽东关于中共党史论著及版本研究

  二、会议时间和地点2022年7月中旬,湖南·韶山

  三、参考选题1.《〈共产党人〉发刊词》及其版本研究;

  2.《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及其版本研究;

  3.《学习和时局》及其版本研究;

  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其版本研究;

  5.《论人民民主专政》及其版本研究;

  6.《十年总结》及其版本研究;

  7.《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及其版本研究;

  8.《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其版本研究;

  9.毛泽东其他相关著作研究;

  10.毛泽东著作版本的研究方法。

  四、注意事项1.应征论文须为作者本人独立研究的未公开发表过的成果,并符合学术规范;

  2.论文字数12000字以内为宜,并附300字左右的摘要和作者简介,论文格式请参考附件;

  3.论文电子稿请于2022年6月20日前提交给会议秘书处:myzhx@xtu.edu.cn,邮件主题请标明“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来稿经专家评审后,将向入选者发送参会邀请函。论文格式请参考附件。

  4.会议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2022年3月23日

  

 

  附件:

  论文格式要求

  一.

  1.论文标题用黑体三号字,居中,不加粗;节标题用黑体四号字,居中,不加粗。

  2.摘要和关键词请用仿宋体小四号字。

  3.正文请用宋体小四号字,全文行距固定值23磅。

  二.

  1.引文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应用更改于整篇文档,先后顺序以①②③标示。

  2.中文著作注释标准为:责任者和责任方式-文献名(卷次)-出版者和出版时间(版次)-页码。责任方式为“著”时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能省略,如“段德志著”可标示为“段德志”。责任者和责任方式后面用冒号“:”,其他地方用逗号“,”隔开。

  示例:

  ①段德志著(“著”可省略):《莱布尼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

  ②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多位责任者,可保留第一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用“等”标示。

  示例: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20页。

  3.文件类、法律法规类。马、恩、列、斯、毛、邓、江等文集类著作,以及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著作,可省略责任者和责任方式。

  示例: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③《艾思奇全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页。

  《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第几卷第几册,都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4.翻译著作注释顺序为:责任者和责任方式-文献名(卷次)-译者-出版者和出版时间(版次)-页码。责任者国别用方括号“[]”标示于责任者姓名之前。

  示例: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5.古籍注释顺序为:责任者(责任方式)-文献名(卷次)-页码,或责任者(责任方式)-篇名-部类名-卷次-版本-页码。卷次和页码可用中文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全文统一。

  示例: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第10页。

  ②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9页。

  ③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东原集》卷9,《四部备要》本,第4页。

  整理本按一般著作规范标示。

  示例: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常用古籍可不注编著者和版本,如:《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也可采用随文注方式,只注书名和篇名,可不注页码,如《孟子·公孙丑上》。

  6.从文集中析出文献,应将文集的责任者与文集题名排在文献名之后;引用文献名后可加“见”说明析出文献出处信息。

  示例:

  ①马大正:《世界视野与清史工程》,见陈捷先等主编:《清史论集》上册,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7.期刊文章,在析出文献名后直接注明期刊名以及期刊出版时间和期号。

  示例:

  ①张新宝、张红:《中国民法百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8.报纸文章,在析出文献名后直接注明报纸名以及刊出日期。

  示例:

  ①郑青园:《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6日。

  9.外文注释,一般对原始文献不做翻译,并须完整标注原始文献。英文著作引文标注顺序为:责任者和责任方式-文献名(卷次)-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时间(版次)-页码。责任者姓名,名在前,姓在后;书名用斜体,书名中首词和实词的首字母大写;用p.(用于单页)或pp.(用于多页)表示索引著作页码。英文的析出文献(文章)用正体加引号,书名和期刊名用斜体。

  示例:

  ①Chreless Shepherdson, Vital igns: Nature,Culture,Psychoanalysis, New York:Routledge,2000,p.35.

  ②Chreless Shepherdson, Vital Signs: Nature,Culture,Psychoanalysis, New York:Routledge,2000,pp.35-40.

  ③Heath Chamberlain,“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10.转引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如确有必要,在引用文献后,应加“转引自”,并完整标出文献信息。转引文献中如有英文等外文的情况,句末用中文句号。

  示例:

  ①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转引自魏红聚著:《偏失与匡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②张思:《幸福的思考》,转引自:Heath Chamberlain,“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11.引用未出版文献、会议资料、档案资料、学位论文等,应尽可能完整准确真实地说明责任者、文献名、文献时间、藏所信息等。

  示例:

  ①杨森:《敦煌家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历史系,2006年,第78页。

  ②李二龙:《古琴的音色研究》,中国音乐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2009年10月,第8页。

  ③《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北洋档案1011-5961。

  12.引用音像、电子及网络资料,注释顺序为:责任者和责任方式-文献名-出版者-出版时间。

  示例:

  ①黄书元(出品人):《播火者记》(文献电视片),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01年。

  ②唐幼馨著:《天天瑜伽》,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10年。

  ③李斌:《加强学习厚植党的理论优势》,人民网,见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617/c117092-31155009.html。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天下韶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078号-1 湘公网安备 43038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