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韶山网>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工作动态

"我的韶山行”第一届思政讲师“大培训、大比武、大展示”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颜宇戈  时间:2025-09-30 21:36:33

9月28日至29日,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主办、局思政教育中心承办的“我的韶山行”第一届思政讲师“大培训、大比武、大展示”在韶山成功举办。来自全省“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组织者代表,在韶全体思政讲师以及省韶山管理局干部职工200余人参加。

当天,省韶山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希慧出席活动并作专题辅导报告。在“大比武、大展示”环节,来自省韶山管理局、韶山市、湖南旅游集团等单位的研学讲师们,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纪念馆、韶山学校、滴水洞等红色地标,现场呈现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思政课程,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讲师的良好风貌和专业素养。

_Q7A9976.JPG

活动在学员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此次活动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为擦亮韶山经典红色名片、传承红色基因贡献智慧与力量。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思政教育中心特聘副主任、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喻伟:这次活动让我获益匪浅,更加深刻认识到“我的韶山行”大思政课的深远意义,从故事感染到理论辨析再到使命引领,三重递进,体系推动,从韶山新模式到思政课新样态,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为着力打造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馆长何霞辉:参加此次“我的韶山行”首届思政讲师“大培训、大比武、大展示”活动,我倍感荣幸,收获满满。在韶山这片精神高地,我真切感受到了那份干事创业的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浓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团队所展现的专业素养与彼此支撑的温暖力量。特别是张希慧局长率先垂范、躬身入局的实践精神,让我看到了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与事业同频共振的奋进姿态。

作为半条被子温暖专题陈列馆的负责人,我将把这份“躬身入局”里的实干担当,化作扎根沙洲的精神养分,沉下心、扎下根,全身心地投入这份有温度、有厚度的事业——守护、传承和弘扬好“半条被子”故事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让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的脉搏,绽放出更加温暖、更加璀璨的光芒。

局思政教育中心副主任梁栋:听完辅导报告后,我有四点感受:一是有历史的纵深感,报告从“大历史观”的角度阐释了“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的历史站位和现实意义,让我们对“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有了历史思维上的把握和胸怀“国之大者”格局下的理解。二是有战略的锚定感,报告紧盯省委要“把‘我的韶山行’打造成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和大思政课样板”战略目标,系统展开论述,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奋斗目标和进一步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的标准。三是有实践的方位感,报告通过“作好四篇文章”,从守好安全底线,开展品牌化、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建立大联动机制以及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谋划,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四是有参与的获得感,听完报告,我们研学参与者都感觉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一定要“立足岗位、躬身入局、合道而行”,当好“大先生”,上好“金课”,为“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长沙市导游协会钟籽晴:聆听完专题辅导报告,我深感其内容非常充实,而且极具现实指导意义。整场讲座结构清晰、层层深入,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特别是对当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精准剖析——将年轻一代概括为“平视一代”“小康一代”和“强国一代”,不仅提炼得形象具体,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这三个标签精准捕捉了当代青少年自信平等、成长于物质丰裕环境、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鲜明特质,为我们理解新生代、改进教育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令人深受启发。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婉瑶:此次活动“以训促学、以比促练”的思路,精准契合了韶山打造专业师资队伍的核心需求,延续了此前“十大金牌讲师”大赛等以赛育才的优良传统。它不仅是师资能力的“大检阅”,更是红色教育创新的“头脑风暴”。讲师们将毛岸英遗物背后的家国情怀、《论持久战》中的必胜信念等红色资源,转化为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教学内容,实现了从“史料呈现”到“精神传递”的升级。这与韶山构建“1+3+4”课程体系、推动传统讲述向体验式教学转变的理念高度一致,为“我的韶山行”这一全国红色教育典型案例注入了新活力。

韶山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赵乐:以往培训大多以听课、学习为主,而这一次大比武、大展示的形式也极具挑战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会让我们不由得去思考如何把韶山故事毛主席的故事讲的更活、更动人;同时通过大比武、大展示的活动,尤其是再结合张颖院长的专题讲座,也让我学到了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表现形式、如何针对青少年群体调整语言风格等非常实用的“干货”。这为我们日后在课件优化甚至开发新课件,讲好韶山故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张熹:此次活动让我认识到我们不仅要讲好历史、讲清理论,更要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在体验中激发认同、在思考中坚定信念。作为思政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的引领者、精神的点燃者。尤其在韶山这样的红色热土开展研学教学,更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红色文化功底、生动的叙事能力和贴近学生的共情力。我们要善于把厚重的历史转化为青春的语言,把崇高的精神融入成长的叙事,把宏大的使命对接个体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思政教育不仅“入耳入眼”,更能“入心入行”。(文/颜宇戈 图/吴艳)

(一审:郭千千 二审:李瑛 三审:夏博文)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天下韶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078号-1 湘公网安备 43038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