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下韶山网>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工作动态

第十七届全国“毛泽东论坛”【于慧颖: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天下韶山网  作者:罗华  时间:2024-12-31 09:50:00

12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毛泽东论坛”在韶山举行。论坛期间,记者专访了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于慧颖教授。

微信图片_20241227092843_副本.jpg

于慧颖,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在本届毛泽东论坛分享的内容。

于慧颖:来到韶山参加论坛,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既有对毛主席的感恩之心,又有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我在论坛发言的题目是《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理念及其现实意义》。毛主席的一生始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而奋斗,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始终在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思想,这些论断充分指明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也明确了推进历史向前的方式是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的,更明确了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解放,最终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战争条件下,毛主席就十分关切群众利益,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和争取战争的胜利紧密结合起来,先后纠正了许多不关心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单纯进行军事战争的错误观点。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主席就严明党和红军的政治纪律,先后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际上明确了战争条件下党和群众应有的关系。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入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毛主席在总结原有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与党中央及时调整工作重心,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加强社会经济建设,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中心任务来构建发展民生的保障体系。

记者:请谈一谈您对韶山红色研学的认识。

于慧颖:在毛主席的家乡韶山开展红色研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毛主席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留下了永志后人的崇高精神风范。这种崇高的精神风范永远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去传承和弘扬。通过“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入的去了解、认识和研究毛泽东思想,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毛主席的精神对他们的引领,所以我觉得这种红色研学对传承和弘扬毛主席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审 彭昶 二审 李东花 三审 夏博文)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天下韶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5078号-1 湘公网安备 43038202000135号